IT

动物们也会帮助别人吗?

字号+作者:kers 来源:科技在线 2017-10-26 08:00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洛美(Lome)在犹豫。

  究竟是自己独占4个喜欢吃的香蕉片?还是选择分享,让自己与泰(Tai)能都各自得3个呢?

  洛美打起了小算盘。“如果分享的话,那我就相当于要牺牲1个香蕉片,难受……”洛美开始摇摆,“可是,泰原本是能独享3个香蕉片的,我之所以有选择权,是因为泰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机会……”

  “好吧,我不能太自私!”最后一刻,洛美掐灭了吃独食的想法,友好地与泰共享了零食。

动物也“无私”?

  你以为洛美和泰是两个小朋友?成年人?都不对,她们是两只毛茸茸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上述情景是今年五月份刊登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1]的片段。在研究中,泰是经过特殊训练的猩猩“卧底”,它在每一次实验中都会放弃自己选择食物的权利,并把它交给对方。然后,研究者会观察另一只猩猩接下来会选择“利他”还是“利己”。

  不仅仅是洛美,包括她在内的6只参与实验的黑猩猩都展现出了利他(altruism)倾向:当泰放弃选择权并将其交予自己后,猩猩们会更加关心泰最终有没有食物——即使这么做会让自己少吃一片香蕉。

参与实验的黑猩猩放弃独食三片的选项,而选择与泰各得三片。图片来源:doi: 10.1073/pnas.1700351114

  动物也有“奉献精神”,它们的帮助同伴行为就经常会被媒体曝光。比如,2014年印度的一只猴子,就被拍到通过拍打、撕咬、泼水等方式,救活了它因触电失去意识的同伴[2]。在老鼠、鱼类身上,帮助同伴的行为也屡见不鲜。2011年《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项有趣的研究[3],指如果将一只老鼠关进铁笼子里面,那么另一只老鼠会想尽一切办法打开笼子来营救它。如果很不幸,一只老鼠和它们最爱的巧克力被同时关进两个笼子里,那么“营救者”并不会贪嘴而枉顾同伴的存亡,相反它会以相同的速度打开两个笼子,之后还会拿出30%的巧克力分给“被救者”。而一种名叫裂唇鱼(Labroides dimidiatus)的鱼,则经常以“勤劳的清洁工”形象活跃在海洋界,它们会义务为同伴们做“鱼疗”,帮助它们清除身上的寄生虫[4]

裂唇鱼(小)在帮助清洁半环刺盖鱼(大)。图片来源:Longdongdiver (Vincent C. Chen)/commons.wikimedia.org

  所以说,利他可不是人类的“专长”。目前的研究发现,无论是传统上被认为“充满灵性”的动物(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狗),还是那些乍看起来“情商不高”的动物(老鼠、鱼,鸟),都具有利他倾向[5]。在动物行为学中,利他也意味着动物愿意做一些事情以帮助同伴获益,即使做这些事儿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动物为什么会利他?

  既然帮助同伴可能会付出一定代价——就像为了让泰也吃上3个香蕉片,洛美自己必须少吃1个一样——那么动物为什么仍然会帮助同伴呢?

  对每个物种而言,它们永恒的目标无非是提高自己的生存、繁殖能力以及后代存活能力。研究者把这些能力的综合体称作适应性(fitness):适应性越大,意味着这个物种在今后繁衍壮大的可能性就越高。围绕着“提高适应性”的思想,研究者试着从不同角度解释动物的利他行为,其中就有两个互为补充的主要理论。

  第一种是亲缘选择理论(kin selection theory)[6]。这个理论认为动物的利他行为通常发生在“亲戚”之间。由于亲戚或多或少与自己拥有同样的基因,如果牺牲自我利益可以在未来提高亲戚们的适宜性,帮助他们播撒基因,那“牺牲小我”最终换来的是整个种群更好的存续。这么一来,利他就不算亏了。换言之,亲缘选择将动物的利他视为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行为。当然,利他行为也不会在亲属间无限地发生,随着血缘关系变远(也即基因相同程度变低),动物的利他意愿也会逐渐下降。

蜜蜂的合作行为可以用亲缘选择理论来解释。图片来源:Todd Huffman/commons.wikimedia.org

  亲缘选择能比较好地解释蚂蚁、蜜蜂等昆虫中的“自杀式”利他。蚁群、蜂群的繁殖活动通常是由个别雌性统一支配,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有同一个“妈”,因此它们之间的基因相似性非常高,也就能做出舍生忘死般的利他行为。事实上,亲缘选择理论最早也是在对工蜂“自杀式攻击行为”的研究中提出来的。

  然而,亲缘选择没有办法解释陌生动物之间的帮助行为。比如,裂唇鱼为什么乐于给其他鱼种打扫卫生呢?

  在对非亲属利他以及跨物种间利他行为进行观察后,第二种理论——互惠利他理论(reciprocal altruism theory)理论便诞生了[7]。这种理论认为,虽然“助人为乐”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也即损失自己的适应性;但如果得到自己帮助的同伴,在日后能以某种形式给予回报,那么先前自己的损失便能在日后得到补偿了。换句话说,尽管获利的动物跟自己不一定沾亲带故,可一旦“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利他仍可能发生。以裂唇鱼为例,它们在为其他鱼类清除寄生虫的同时也收获了食物,甚至还能偷食一些“客户”身上的粘液[4]。一场清洁下来,实际上双方都得了便宜。

  值得强调的是,尽管亲缘选择可以解释动物在亲属之间的利他,而互惠利他可以解释非亲属间甚至跨物种之间的利他,但它们最终都以“自然选择”为纲领:凡是可以提高物种适应性的特点,都会随着代际传递保留下来;而不利于适应性的特点则逐渐淘汰。动物的利他倾向正是因为这种“有用”的特点,才为自然所选择。

真利他还是假利他?

  看到这里,你心里可能会生出一种疑问:不管是“人人为我”的互惠利他理论,还是“舍己利亲”的亲缘选择理论,都认为动物存在的种种助人行为,最终都引向助己。那么,“利他”是否只是一种形式,本质上还是出于利己动机?

  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那本对进化心理学有深远影响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书中[11],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成功基因的突出特点就是它们的自私性。有些基因为了尽快扩展自己的版图,会采用“曲线”策略,也即在一定条件下表现出有限的利他主义。但这些基因的本质仍然是利己的,它们只想尽快复制自身以挤走其他的基因;不然的话,它们终有一天会淹没在演化的河流中。由于基因的自私性决定了个体的自私性,因此道金斯认为,生物的利他性只不过是“自私”的另一种表象。

帮助他人,你开心吗?

  个体间的利他行为,是群体间更广泛合作的基础。目前有关动物利他行为的研究,落脚点都在人类合作行为的起源上。从动物走向人类,利他的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经过漫长的演化,我们人类已经长出了“利他脑”——一块由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前脑岛(anterior insula)与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构成的神经回路[8],是我们脑中安放利他行为的位置。利他也从一种增加适应性的外部行为,演化成了我们的本能。

  要说人类这种本能与上面提到的其他动物的例子有什么不一样,那就是利他这个行为本身就能带给我们快乐。《科学》杂志在2008年曾发表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被试收到一笔闲钱,相比与把钱花在自己身上,他们把这笔钱花在别人身上感到更开心[9]

在为别人花钱更快乐这件事上,你有没有同感?图片来源:tumblr.com

  而今年七月初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也印证了这个结果,比起自己花钱,把钱花到别人身上能让与快乐有关的脑区(如颞顶联合区)得到更大程度的激活[10]。这提示,人类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心里大概也美滋滋。

  但话说回来,采用脑电以及脑成像技术研究人的实验虽多,但用这些工具探索动物利他心理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我们也暂时没办法打开动物利他行为的“黑箱”,更无从得知它们的真实动机。利他的动物到底怎么想?在得出最终结论之前,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完成。

  (编辑:Calo)

参考资料:

  1. Schmelz, Martin, et al. "Chimpanzees return favors at a personal cos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8 (2017): 7462-7467.
  2. 腾讯网. 度一只猴子成功急救触电昏倒同伴. http://news.qq.com/a/20141227/003398.htm
  3. Bartal, I. B. -A., Decety, J., & Mason, P. (2011).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rats. Science, 334(6061), 1427–1430.
  4. Bshary, R., & Grutter, A. S. (2006). Image scoring and cooperation in a cleaner fish mutualism. Nature, 441(7096), 975.
  5. 潘彦谷, 刘衍玲, 冉光明, 雷浩, 马建苓, & 滕召军. (2013). 动物和人类的利他本性: 共情的进化. 心理科学进展, 21(7), 1229-1238.
  6. Hamilton, W. D. (1963). 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behavior. American Naturalist, 97(896), 354-356.
  7. Trivers, R. L. (1971).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46(1), 35-57.
  8. Hein, G., Morishima, Y., Leiberg, S., Sul, S., & Fehr, E. (2016). The brain's functional network architecture reveals human motives. Science, 351(6277), 1074.
  9. Dunn, E. W., Aknin, L. B., & Norton, M. I. (2008).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319(5870), 1687.
  10. Park, S. Q., Kahnt, T., Dogan, A., Strang, S., Fehr, E., & Tobler, P. N. (2017). A neural link between generosity and happines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5964.
  11. Dawkins, R.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文章题图:blogspot.com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