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是战胜诱惑好,还是根本不受诱惑好?

字号+作者:kers 来源:科技在线 2017-09-16 17:00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红猪/译)你上次受到诱惑去做一件有些不道德的事、哪怕是短暂的诱惑,是什么时候?你最近一次说谎、背叛朋友的信任、插队、或者索取略大于付出,是什么时候?我敢打赌,就是今天。也许就是过去这一个小时。更大的诱惑也时时会困扰我们,尤其是和性或金钱有关的那些。但令人吃惊的是,我们也常常能战胜这些诱惑,并做出道德的行为。那么,我们在面对诱惑时的内心挣扎,又会如何影响别人对于我们行为的评价呢?到底什么样的人才是更好的:一个受到诱惑但谨守道德的人,还是一个根本不会受到诱惑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有两派道德哲学,大体来说,它们对于何种行为更加道德,做出了完全相反的评价。其中一派由亚里士多德创立,它认为一个真正道德人会全心全意地向往善举,她的意志根本不受诱惑,也根本不会想到去做不道德的行为。另一派源自康德,它主张一个行为只有在违背人的意愿时,才谈得上是真正道德的——否则此人就只是在执行欲念,即使结果是积极的,其行为也谈不上有多么道德。

  哲学家争议的焦点,是应该将哪种行为看得比较道德。然而这两种观点,哪一种才能体现普通人是怎样做道德推理的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并揭示普通人在一生中是如何思考战胜诱惑的,我的研究团队招募了250多名年龄3到8岁的儿童,以及将近400名成人。我们让每位被试思考几个儿童会感到亲切的场景,其中的两个角色都做出了不道德的行为。比如在一个场景中,有两名儿童都打碎了母亲的一件物品,两人最后都向母亲坦白了自己的行为。他们俩都想说实话,都想做正确的事。其中一个动过说谎的念头,想以此避免处罚,但最后还是尽力说了真话。另外那个本来就觉得说真话容易,也从未想过说谎,因为她并不害怕受罚。我们问被试,这两个角色谁更值得表扬? 

  被试的回答体现了年龄上的差异:三到八岁的儿童认为,那些做好事且没有不道德欲望的角色,要比那些克服了欲望做好事的角色更加高尚;而成人的直觉却恰恰相反。这种差异体现在了许多违反道德的诱惑上,包括说谎、拒绝帮助兄弟姐妹、不信守承诺等等。当我们询问被试哪一个角色的行为应受嘉奖、哪一个角色“比较善良”、或者哪一个角色更有可能在将来做出道德行为时,被试的回答都体现了这种差异。  

  成年人居然会青睐内心冲突的角色,这个结果有点出人意料,因为之前的许多研究都指出,成年人认为不良的意图和欲望是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的。然而我们却发现,在某些情况下,对于那些怀有一些负面欲望的人,成年人认为他们要比那些只有正面欲望的人更高尚。这也许是因为成人和康德一样,都认为一个真正道德的行为中必然要包含一些不道德的欲望,而一个恰好产生了正面结果的快乐行为是称不上道德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只有具备对恶的向往,才能做出善的选择。 

  当然,对于另一些不道德的诱惑,成人的评判也和儿童一样严厉。比如有人想要猥亵一名儿童、后来却克制了自己,这样的人和根本没想过猥亵儿童的人相比,成人是不太会觉得他更加道德的。究竟克服了哪种诱惑会获得道德的赞许、哪种又会招来谴责,这是我们将在后续研究中详细考察的问题。

  同时,我们到现在为止的研究也发现了一个规律:儿童起初总是具有亚里士多德式的道德心理,认为一心向善的人比怀有道德挣扎的人更加道德。但是到了八岁以后,他们的内心就会逐渐趋向康德式的观点,开始以行为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它的道德价值了。

  当年龄增长,变的究竟是什么呢?

  一种可能,是儿童缺乏对内心冲突的第一手经验。这个解释初看颇不合理——儿童常做错事,不是更应该常常体验到违背道德的诱惑么?然而,儿童也许不常会同时体会到作恶的欲望和行善的欲望。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得以亲身体验这种内心挣扎,他们明白了其中的价值,至少对别人的挣扎不会再轻易谴责了。与此同时,他们或许也渐渐明白了意志力的可贵。 

  说来有趣,小的时候,我们或许都更喜欢具有统一自我的人。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开始懂得欣赏更加复杂的内心,欣赏那些既能体会诱惑、又能用意志力战胜之的人。 

  所以,下次你再受到悖德的诱惑、并感到内疚时,请放轻松。只要最后做出善举,你的成年朋友们或许反而会格外赞赏你。不过你的孩子就会对你苛刻多了!(编辑:游识猷)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