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遭遇暴恐事件,我该怎么办?

字号+作者:kers 来源:科技在线 2017-05-24 14:00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截至目前,发生于英国当地时间22日深夜的曼彻斯特体育馆爆炸案,已造成包括儿童在内的至少22人死亡,59人重伤。而这次事件距离致死5人的威斯敏斯特议会大厦恐怖袭击,仅过去不到两个月,是近年兴起的又一起独狼式恐怖袭击。

爆炸发生在会场与地铁之间人流最密集的区域。图片来源:bbc.com

  近期接连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仿佛笼罩在每个人头顶的阴影。没有人愿意看到这类恶性恐怖事件。但如果,这种不幸真的有一天发生在了你身边,那么在面对此类以“操作简单,发生突然,过程迅速,后果严重”为特点的新兴暴恐袭击模式时,除了更严格的安保预防,我们也希望你能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救知识。这些知识在关键时刻,可以避免你和身边的人受到更多和更严重的伤害。

  毕竟像这次的音乐会现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参加。

  恐怖活动的定义在各国多少有些差异,但总的来说,它往往以宗教、意识之虚掩盖政治目的之实。一些恐怖活动甚至会以大规模屠杀或凌辱本身为目标,蓄意针对平民与设施发动袭击,散布恐慌气氛,制造社会动乱,以此胁迫、勒索国家及国际组织,或借机谋求其他利益。

  这是一种单方面的“战争”行为,是为了暴力的暴力。它和其他犯罪行为有本质的区别。因此,如果恐袭在身边发生,务必第一时间抛弃所有天真和侥幸的念头,保持冷静然后行动(Stay calm and move)。

有些事情不用等到恐袭发生

  有人可能听说过“最伟大的保安”瑞克·瑞斯考勤(Rick Rescorla)。作为摩根史丹利的保安主管, 在9.11发生时这位退役军人凭一己之力挽救了2500多条生命,最后不幸牺牲。除了当场的临危不惧外,对恐袭目标的判断、对安全隐患的不断强调以及平时招人反感的逃生演习,也被证明在关键时刻提供了莫大帮助。

“最伟大的保安”瑞克·瑞斯考勤。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其次是一些需要格外留心的场所。如同这次的体育场爆炸,恐怖分子经常锁定交通枢纽、商业区、大型娱乐场所、会场展馆、酒店以及医院等高密度、高价值、低防备目标实施攻击。这些区域的工作者应当有定期培训及预案,普通人也应养成在公共场所留意报警器、灭火器(它俩通常离得不远)、安全出口及消防设施这“四大件”,并在心理上有所警觉的习惯。

如果真的遭到恐袭,首先……

  恐怖袭击的类型和应对方式繁多,但都离不开“跑,躲,报”三原则。记住下面这张图。

图片来源:编译自www.npcc.police.uk

  不过我首先要说的,既不是如何跑,也不是四处观察,而是大多应急手册都没讲的:怎么挽救你抖成筛的腿肚子和冰冷僵硬原地放空的身体。因为在战和逃之前,相当多人首先是冻结——毫无训练的普通人面对这种生死关头能冷静反应才叫见了鬼了。

  据说吓到呆住时可以靠自残来清醒——且不说有没有条件,这传言本身也不靠谱。单纯发呆被抽个耳光另说,但肌肉失控已经不是心理问题了。不过幸好,你的上肢受影响很小,趴下用前臂和胳膊肘往隐蔽的地方爬吧,和军训一样。不要随大流往人流里凑。剩下的就只有深呼吸等待恢复,然后再伺机逃脱了。

  总之无论如何都不要在明处坐以待毙:一些恐袭现场的后续调查发现,相当多人是原地抱头遇害的。

如果腿脚没问题,接下来这么做

  如果恐袭正在发生:

  • 立即远离爆炸点,一定不要急着拍照拍视频发朋友圈
  • 听从制服人员指挥,保持秩序,拉住亲友伙伴的手保持移动,从安全出口撤离。如有儿童则应举过头顶,切忌与人群反方向移动,避免造成混乱或踩踏事故;[注1]
  • 如果缺乏指挥或场面混乱,应寻找最近的安全标志,在离开第一爆炸现场后再规划逃生路线,尽可能选择人流较少的出口。如确实无法逃脱,可在空旷地带躲藏;
  • 勿贪恋财物,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结伴行动;
  • 勿大喊大叫,这样不仅干扰现场指挥,还会吸入火场有毒气体;
  • 勿乘坐电梯,公共灾害的常识了;
  • 勿心存幻想,记住恐怖分子就是要制造伤亡的。

  如果已经顺利逃脱:

  • 如果是和亲友等一起行动,清点人数确认状况后,迅速撤离事发地并寻求帮助
  • 与爆炸所在建筑物至少保持500米距离,远离其他可能被引爆的易燃物和车辆。勿与他人扎堆围观,分散躲避以避免可能的后续袭击;
  • 如果现场有制服人员指挥,服从安排;
  • 如果爆炸点处于人口密集区,不要再占用讯号报警[注2],他们已经在路上了;
  • 应考虑到附近医院此时可能已经饱和,如有需要可直接去远一些的机构;
  • 如有余力且有能力,在现场帮助其他人。

记住,跟你的朋友家人待在一起。图片来源:bbc.com

  注1:关于踩踏事故。1989年时在英国另一个球场,有90多人因踩踏事故被活活挤死。从新闻报道看,这次事件尽管第一时间就进行了疏散,但可能依然部分发生了踩踏事故。有幸存者回忆,当时在不明所以的情况下被人流裹着就冲出了主会场,现场也遍地遗留着鞋子背包等,所幸她当时机智地逐渐移出人潮躲了起来,避免了二次伤害。无论在何处碰到同样状况,不要惊慌!将双手护在胸前,一边顺着人流移动,一边逐渐往两侧移动并伺机离开。

  注2:关于报警的问题。此类重大事件第一时间就会有大量重复的报警电话,所以对已经逃出来的人来说再报警意义不大——说不定你出来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警灯;而对于还躲在里面的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报警并提供重要的信息,并听从专业人员的建议,才是最好的求救方式。所以里面的人务必要报警,并记住3w+1i:

  在哪(where):袭击的具体位置;

  去哪(where):最后看到恐怖分子的去向;

  是谁(who):袭击者的信息;

  以及情报(info):我方人数,位置,伤势,建筑信息,出入口,是否有人质等。

  以上原则在大部分恐袭中都适用。至于16年起以尼斯为代表的卡车袭击,看着新鲜,其实在我国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了(毕竟那么多眼瞎的司机……)。平时走人行道,马路牙子就够他喝一壶的。如果还不够,立即寻找花坛,树木,电线杆,水泥桩等开启秦王绕柱,最好不要跑进路边铺,作用不大。如果没有障碍可用,尽量保持左右移动。

  如果想更进一步了解的话推荐两本书,《防恐应急手册》和《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对各类恐袭的应对进行了分类阐述,还有简单的漫画插图。

  希望本文提到的知识你永远也不会用到。(编辑:球藻怪)

最新消息,嫌疑人已落网。

参考文献:

  1. http://www.bbc.com/news/uk-england-manchester-40010124
  2. http://www.redcross.org.uk/What-we-do/Preparing-for-disasters/How-to-prepare-for-emergencies/Terrorism
  3. http://www.npcc.police.uk/NPCCBusinessAreas/WeaponAttacksStaySafe.aspx
  4. Preparing for a Terrorist Bombing
  5. http://www.houstontx.gov/health/OSPHP/
  6. https://www.dhs.gov/
  7. 《公民防范恐怖袭击手册》,国家反恐办等,2014版
  8. “伊斯兰国”简论,查尔斯利斯特,中信出版社,2015
  9. 文明冲突,恐怖主义与宗教关系,周展等,东方出版社,2009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