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业界

这个并不发达的地级市为何对“他”出手这样阔绰

字号+作者:nsiiis 来源:科技在线 2017-11-08 16:00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原标题:这个并不发达的地级市 为何对“他”出手这样阔绰

  11月2日,5位院士、72位“千人”等近700位专家从国内外风尘仆仆地赶到地级市德州,访企业、进车间……在需与供的摸底中摆下谈判桌。

  这是似曾相识的一幕。两年间,诸如此类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一再在这个经济欠发达地区上演。疑问在于,纷至沓来的高端专家不远万里,何故“委身”这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无论是拼资金、拼政策、拼环境,德州都难与发达地区抗衡。缺乏“大院、大所、大企”,德州决心以开放式引才来弥补。

  祖籍江西吉安的刘明灯,博士毕业后到宇虹新颜料公司寻找发展空间。在这家民企,他不但享受高薪,每月还可以从政府得到3000元的补助,“钱并不算多,我更在乎政府的诚意。”如今,扎根德州的刘明灯研发了颜料红48,还打破了国外垄断。

  桑葚营养价值是苹果的6倍,但价格却只有苹果的一半,这让占全国七成桑葚资源的德州市夏津县很无奈。但李文华、向仲怀、束怀瑞3位中国农业界“大咖”院士的引入,让桑葚树的价值开始被“吃干榨净”,延伸出一个涵盖椹果酒、椹叶茶、桑葚干、桑皮纸等在内的百亿级产业集群。

  左手引人才,右手推产业,这些案例道出了德州引才的终极指向。

  从高层人才到优秀毕业生,从高技能人才到专业技术人才,从国内人才到外国专家,德州人才政策的“黄金30条”对所有人才“敞开了臂膀”。其中,不乏含金量十足的条款,“对高层次团队最高资助5000万元,对高层次人才最高资助100万元和每月1万元生活补贴”,颇具诱惑力。

  一个经济并不发达的地级市,从不宽裕的财政中拿出数亿元资助人才,“求贤”之心可见一斑。对引才的强调,德州市委书记陈勇有句话被广泛流传,他说,“即使每年少修一条路,也要保证引才需要。”

  为兑现承诺,德州从资金和考核上给予了引才工作“第一地位”:2012年德州引才投入3526万元,2015提高到12.85亿元,三年间提高了44倍;对引才的考核不断“加码”:2012年德州各县市区人才工作权重25分,2015年直接提到100分,成为德州“第一指标”。

  改变机车车轮走向的装置,在铁路上称为道岔。远大特材公司在成立之初,一没资金、二没人才,创新只是一句空话。但在政府背书的产学研合作平台上,从事高端特种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研发的远大与中科院、铁科院、清华大学等合作,开发的高铁道岔3项关键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破解了我国高铁建设的重大难题。

  2015年,德州市被国家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搭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顺风车”;2016年,冠名“德州号”的高铁正式开通,德州融入“1小时京津冀交通圈”已成现实,优势的不断放大让这里的创新创业亦如鱼得水。

  这些,都是别的城市难以企及的优势。两年来德州引进高层次人才315人,培养产业人才近10万人,高层次人才已达历史存量的5.6倍。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