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国科学院:新冠病毒受气温影响小,未发现有高变异性

字号+作者:qsd 来源:前瞻网 2020-04-23 19:00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1

  随着春季和夏季到来,气温逐渐升高,COVID-19是否会像许多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所观察到的那样,在北半球的传播减少呢?中国科学院施一表示,新冠病毒受气温影响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介绍,气温升高时不利于病毒存活,但因病毒传播方式的不同,要对病毒进行区分。目前普遍认为新冠病毒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受气温影响小,例如南半球天气炎热,但仍然有疫情发生。最终情况如何需要进一步观察。

  施一同时表示,目前未发现新冠病毒具有高变异性,因此疫情常态化可能性不大。针对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的问题,施一介绍说,“从研究和临床实践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慢性携带不太可能。从引起‘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两种冠状病毒来看,与其同类,但尚未观察到感染者持续带毒。从我国几万名新冠肺炎恢复者来看,也未观察到长期带毒的迹象。因此,目前的知识认为,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尚未得到其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

  此前有研究显示高温会抑制病毒传播,中山大学团队称病毒传播最佳平均温度是8.72℃,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者发现90%以上的确诊病例出现在气温在3-17℃的地区,西班牙研究团队证明8.7℃是SARS-CoV-2传播最激烈的温度等。

  但是也有研究不这么认为。普林斯顿大学一项基于湿度的研究显示高温高湿不会让新冠病毒奇迹般地消失,甚至未来几个月如果再有重大爆发,很可能就发生在更湿润温暖的气候中。南京医科大学团队一项研究发现,一名SARS-CoV-2患者可能通过在公共浴池洗澡将病毒传播给其他8名健康人,而这一环境是炎热潮湿的。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