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对付“青蒿素抗药性”有方案了!一文看懂屠呦呦团队重大创新突破

字号+作者:qsd 来源:前瞻网 2019-06-17 14:40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今晨,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引发生物医学界广泛关注,并获得全球医学专家高度赞扬。

0

  其实早在4月份,屠呦呦团队就已经公布“青蒿素抗药性”研究成果——《中药青蒿研究成果在发表》中有提及。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药研究所特聘专家王继刚研究员作为主笔,同屠呦呦研究员等五位专家携手,基于青蒿素药物机理、现有的治疗方案、耐药性的特殊情况和原因以及药物价格等诸多因素,从全局出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方案。

  5月30日,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也详细刊载了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

2

  目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批件》显示,由屠呦呦团队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交的“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

  而此次,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屠呦呦及其团队经过多年攻坚,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于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背景

  青蒿素是从青蒿(Artemisia annua L.)中分离出来的,青蒿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植物,但现已在许多其他国家归化。今天,青蒿素类药物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有效和快速作用的抗疟药。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

1

  数百名科学家的贡献和数十年的努力(1969-1972年间,作为“523项目”的一部分),最终促使我们发现了青蒿素类药物:2011年9月24日,屠呦呦凭此获得了2011年度“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屠呦呦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从东晋名医葛洪《肘后备急方·治寒热诸疟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一中医药古藉记载中获得灵感,首次采用乙醚为溶剂,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药物。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露西·夏皮罗在为屠呦呦致颁奖词时说:“屠呦呦的这一发现,缓解了亿万人的疼痛和苦恼,在100多个国家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尤其是儿童的生命。”

  据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具体原理/机制、应对方案

  青蒿素通过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使其膜系结构发生变化。由于对食物泡膜的作用,阻断了疟原虫的营养摄取,当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因而很快死亡。其作用方式是通过其内过氧化物(双氧)桥,经血红蛋白分解后产生的游离铁所介导,产生不稳定的有机自由基及/或其他亲电子的中介物,然后与疟原虫的蛋白质形成共价加合物,而使疟原虫死亡。2015年,Wang等人利用化学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手段合成了基于青蒿素结构的化学探针,准确地鉴定出了青蒿素在疟原虫中的100多个蛋白靶点,并且确定了青蒿素的激活依赖于疟原虫中生成的大量血红素。

  过去20余年间,青蒿素联合疗法在全球疟疾流行地区广泛使用。但近年来,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疟原虫却慢慢地产生了“耐药性”,这让科学家们非常担忧。

  目前已确定青蒿素治疗后清除速度较慢的寄生虫携带疟疾kelch13(K13)基因推进器结构域突变。尽管K13突变与治疗失败风险增加之间并无明确关联,但携带这些突变的寄生虫却被称为“青蒿素耐药”寄生虫。患者完成青蒿素联合疗法(ACT)的常规3日疗程后,这些寄生虫的复发频率高于对青蒿素敏感的寄生虫。

  屠呦呦团队成员王继刚说,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8小时。

  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如今提出了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各地区诊断出感染之后,应在新的并发症出现之前尽快采取包含现有联合治疗方案(通过优化来维持高治愈率)的干预措施。

  据了解,在效力、安全性和耐药风险方面优于青蒿素类药物的下一代抗疟药,似乎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出现。大多数ACT价格低廉(例如加纳一个蒿甲醚-苯芴醇疗程的费用不到10美元)。但药物研发项目的高昂成本会影响新药的价格,并有可能阻碍最有需要的患者获得药物。

  突破性意义

  屠呦呦本人表示:“一旦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产生抗药性,疟疾将无药可治,人类势必遭遇一场浩劫。”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如果没有青蒿素,每年会有几百万人死亡。”

  “截至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表示。

  屠呦呦认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意义重大:一是坚定了全球青蒿素研发方向,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展望

  在“青蒿素抗药性”研究获新突破的同时,屠呦呦团队还发现,双氢青蒿素对治疗具有高变异性的红斑狼疮效果独特。

  屠呦呦说:“青蒿素对治疗红斑狼疮存在有效性趋势,我们对试验成功持谨慎的乐观。”根据屠呦呦团队前期临床观察,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但必须进一步根据国际标准,经周密设计和严格实施的临床试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新华社文章中称,临床试验一般共三期,二、三期试验样本量更大,至少还需7到8年。若试验顺利,预计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或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

  另外,由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等专家撰写的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有望首次纳入即将再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牛津医学教科书(第六版)》。业界认为,这将成为中医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实践成果。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