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层不安全

字号+作者:qsd 来源:辉哥奇谭 2019-03-20 19:00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中层不安全

(图片来源:摄图网)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辉哥奇谭 | huigeshow」,作者:张辉,车和家组织发展部负责人

  很多刚毕业就进入大公司的年轻朋友在职场的目标是成为公司的中高层。因此他们在工作中特别在意自己的绩效表现、和老板的关系、关键同事的评价、每一次任务的竞争。

  在他们看来,不做这些,肯定与升职无缘。当然,他们也明白,即使做到这些,也不见得能成功升职,比如一些不可抗力的发生:老板更迭、部门重组或者关键任务做砸了 —— 任何一个意外发生,都会导致之前苦苦追求的愿望落空。大约十年前,我所在的某个公司发生了一次普通重组,但是被涉及的部门经理听到消息,居然心脏病发作,被送到医院急救,想起这件事,就令人唏嘘。

  但是,这样千辛万苦的努力换来的却不见得是一个稳定的铁饭碗。

  据报道,腾讯在2018年12月内部员工大会之后,开始裁撤一批中层干部(简称「中干」)从总经理、副总经理一直到VP,调整的比例大约为10%。其实这一切发生的并不突然,前段时间据报道,马化腾在内部发问:请问有多少总监在30岁以下?答案是上千名总监中,30岁以下的人极少,因此马化腾感叹干部需要年轻化。而这几天「调整」信息的传出,只不过是靴子落地而已。

  进入一家好公司,经过多年努力成为「中层」,这个看起来美妙的梦想,在以后的日子会不断被打破。越是好公司,越是追求更高绩效,就越会坚定的推行管理层年轻化举措。年轻人的职业梦想与企业的求生欲在这一点上看起来是矛盾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本质在于,无论你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都是企业的雇员。从企业主的角度来看,雇员永远需要从「成本」和「收益」两个维度评估。每个职场人士,都需要了解自己在财务报表中的双重身份 —— 一方面你的工作带来收入,一方面你的工资收入是公司的成本。

  任何一个人之所以还在公司,是因为公司付给你的成本要低于你带给公司的收益。而级别越高,成本、收益之间的比例应该越大,所谓干部,就要实现更大的「杠杆效应」—— 企业在你身上所花的钱要产生更大比例的回报才可以。

  人们有一种常见的心理误区,总是高估自己的能力和贡献,总是低估自己的成本,因此会把一份稳定的高薪看成多年努力之后的必然结果,欣然享用而不知风险已经临近。殊不知,级别越高,往往同时伴随着成本上升,年龄偏大。

  如果贡献值不能更快的提升,那么从公司的财务角度看,可能会成为包袱。此外,从管理与业务角度看,中层往往倾向于守成,而非开疆拓土。公司顺风顺水还好,一旦碰到异军突起的后起竞争者,这些保守、拼劲不足、年龄偏大、工资偏高的「中层」会迅速被推动公司转型的部门盯上,成为优化对象。

  在所有自由竞争的行业里,越是成功的大企业,其中层越是高风险。如果你无法不断刷新自己,让自己自我更新的速度超过公司变革的速度,那么你很有可能列入被优化的名单。如果你很安逸,还没有被优化,而且身边很多与你类似,拿着高薪指手画脚的中层,那么下面一件事铁定发生:这家公司可能会几年内轰然倒地,被新公司替代,大家一起上街找工作。

  所以,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出现了类似腾讯这样的举措,大家要庆幸才是,因为企业的求生欲足够强,才有可能在下一轮竞争中继续保持胜出。这样的举措,还称不上断臂求生,最多是甩脂减肥。

  而短期你要做的是,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竞争力(相对低成本、绝对高贡献),在残酷的「多选一」中能留下来。中期要做的事情是:无论你计划在这家企业工作多久,比如5年、10年,都要设置一个「倒计时闹钟」,闹钟响起的那一天,是你离开这家公司的日子。

  有了「倒计时闹钟」,你会更加珍惜在这家企业的每一天,你会更加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此的使命,也会更加清楚你在这里究竟想得到什么。有了对于「终点」的思考,我们在此的每一天才会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而从长期来看,我们要早一天开始思考终身职业,一种你可以真正做一辈子,可以自己掌控命运的职业。我们职业生涯的每一天,都是为了这份职业而努力。这种努力,越早开始越好。当有了终极目标,我们每一次职业旅途,都是接近这个目标的阶梯。当你开始明白自己终极目标的那一天,就是你踏入自由的大门的一刻。

科技在线遵循行业规范,网站刊载的所有文稿、图片文件均为用户自行上传或转载,为传播更多的信息之目的。其相应的版权归原所有人所有,如以上内容涉及到您的合法权益,请用电子邮件通知我们及时处理。